台灣鸞務概況


考扶鸞之舉,自周平王時創鸞,迨至漢明帝,天運壬戌年 文昌帝君興鸞迄今,已有二千七百四十九年之歷史(民國六十八年時),台灣省之鸞務開基,以澎湖為最早。溯其始今,傳自福建泉州公善社。當時地方之文人學士為禱天消除災患與匡正人心計,乃於同治三年癸丑(民前五十八年)六月初三日在馬公先開「普勸社」,崇拜南天  文衡聖帝關及太醫院  慈濟真君許二位恩主,初設沙盤木筆,有時揮鸞闡教,有時宣講勸人,神人同樂,廣行善舉。至光緒丁亥年辛卯(民前廿五年)正月十三日賜號為「一新社」,繼設「樂善堂」。於光緒十七年辛卯(民前廿一年)著作「覺悟選新」一書,分列八卷,亦為全省最早著作之鸞書也。
自「一新社」開創鸞堂先聲,仰藉恩主之顯化,又在光緒辛丑年(民前十一年)五月,以清水化丹濟世,改除雅片煙毒之陋,救起沉疴無數人,一時轟動海內外,從此澎湖各鄉社皆紛紛響應,繼設鸞堂數十處之多。同時本省北部如淡水鎮屯山古聖廟(仙公廟)行忠堂、宜蘭碧霞宮、頭城喚醒堂相繼開設鸞堂闡教著書,行忠堂著「忠孝集」、碧霞宮著「治世金針」、喚醒堂著「度世慈航」,距今(民國六十八年)已逾八十餘年。繼之本省中部、南部、東部普遍設立鸞教或著書、或宣化、或救世,其宗旨原同一本也。
迨至中日甲午戰爭,臺澎割據於日本,日本為推行皇民化運動,而鸞堂之設,講書說教,皆以四書五經等為教本,信眾深具大漢民族意識,故日警痛惡之,遂下令禁止扶鸞,當時士紳信眾,雖表面奉行命令,實際上卻轉入深居私宅或山洞中,暗中繼續扶鸞,仍不停推行度眾及救世工作。及至臺灣光復,臺澎重回祖國懷抱,宗教信仰恢復自由,鸞堂之設立更如雨後春筍,正是處處開堂、方方闡教,而興盛一時。至今臺灣之鸞堂約計有五百餘堂,著作經典善書三四百種,均是免費印贈各界,對於復興中華文化,糾正世道人心,可以說是一股巨大無形的力量。並熱心興辦社會公益事業,如建設、施醫、救貧……等善舉,更是不遺餘力。今又進而定期發行勸世雜誌者約十餘堂,皆本聖訓,一律免費贈送,其對社會國家治安實有卓越的貢獻。加以近年來民生富足,關心世道之善士甚眾,輸財獻力在所不惜,皆致力於扶鸞闡教工作,由於神聖顯化,傳佈聖賢之真理符合現代人們所需,因此信者日眾,鸞教之前途,正呈現一片輝煌遠景,這也是國家與人民之福也。

 

 

 
回上頁
回首頁
網站地圖 宮址:高雄市杉林區月眉村清水路朝雲巷10號
電話:(07)6773012  劃撥帳號:42270613
http://www.30cyt.com  
本網站由林志華先生贊助建置 www.shipskill.com/7製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