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正見:即身見、邊見、邪見、見取見、戒禁取見又名五
惡見。
身見:是執著五蘊假和合之身為實有。
邊見:偏於一邊的惡見,如人死如燈滅,叫做「斷見」,認為人死之後仍是為人,這叫做「常見」,皆都偏於一邊。
邪見:邪而不正的見解如謗無因果、壞諸善事。
見取見:指對「身見、邊見、邪見」取著不捨,執以為
是。
戒禁取見:執行或受持邪戒,如有人塗灰斷食,錯認以為
是涅槃之道。
五蘊身:人的肉身即是由「五蘊」所構成包括「色蘊」、「受蘊」、「想蘊」、「行蘊」、「識蘊」等五蘊。
色蘊:「色」是「四大」地、火、水、風所形成的物質,如人的骨如「地」、體溫屬「火」、血、汗、尿液即為「水」,肺的呼吸即為「風」。
受蘊:受就是感受,領納為義,其中包括苦、樂、捨三受。
想蘊:想就是想像,於善惡憎愛等境界中,取種種相,作種種想。
行蘊:行就是行為或造作,由意念而行動去造作種種的善
惡業。
識蘊:就是了別的意思,由「識」去辨別所緣所對的境
界,如人含有「八識」。
八識:即第一識「眼識」、第二識「耳識」、第三識「鼻識」、第四識「舌識」、第五識「身識」、第六識「意識」、第七識「末那識」-(我痴、我見、我愛、我慢,即含思量之意)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-(華譯「藏識」,即心理學之「潛意識」含能藏、所藏、執藏等。
六識: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。言六根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對六塵(色塵、聲塵、香塵、味塵、觸塵、法塵)而生見聞嗅味覺思的了別作用。因為是八識中的前六識,故常被稱為前六識。
六塵:又名六境,色塵、聲塵、香塵、味塵、觸塵、法塵。塵者染污之義,謂能染污人們清淨的心靈,使真性不能顯發,為煩惱的根源。又名六境,即六根「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」所緣之外境。
九識:「菴摩羅識」,華譯為「無垢識」或「清淨識」,脫離一切無明煩惱的意思,即「真如」或「真心」,是經由修行而得,亦可稱為「如來識」、「佛識」。
涅槃:華譯為「圓寂」,圓是圓滿一切智德,寂是寂滅一切惑業,又譯作「滅度」,滅是滅「見思」「塵沙」「無明」三種惑,度是度「分段生死」與「變易生死」兩種生死,又是「不生不滅」,即跳離三界超脫六道輪迴。
三惑:「見思惑」、「塵沙惑」、「無明惑」。
見思惑:是凡夫的惑,「見惑」:是知見上的迷惑錯誤,如身見、邊見等五不正見(即身見、邊見、邪見、見取見、戒禁取見又名五惡見)。「思惑」:是思想上的迷惑錯誤,如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等五煩惱(五毒)。聲聞與緣覺行人若斷此二惑,即能證得阿羅漢果,出離三界。
塵沙惑:是菩薩的惑,菩薩化度眾生,如果不通達如塵如沙的無量法門,則不能完成教化眾生的事業。
無明惑:係根本無明,能障蔽中道實相之理,斷盡即成
佛。
無明:不明白道理,亦即愚痴的別名。
兩種生死:「分段生死」與「變易生死」。
分段生死:是凡夫們於三界內肉體上的生死。
變易生死:是菩薩們於三界外精神上心念生滅的生死。
三界: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都是凡夫生死往來的境界,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為目的。
欲界:是有淫食二欲的眾生所住的世界。上自六欲天,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,下至無間地獄皆屬之。
色界:無淫食二欲但還有色相的眾生所住的世界。四禪十
八天皆屬之。
無色界:無淫食二欲亦無色相,但住心識於深妙禪定的眾生所住的世界。四空天屬之。
六道:六道為「地獄道、餓鬼道、畜生道、阿修羅道、人道、天道」。因此六者是一切眾生乘業而趣向之處,故又稱「六趣」。
三惡道: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。地獄屬上惡,餓鬼屬中惡,畜生屬下惡。
三善道:天、人、阿修羅。天屬上善,人屬中善,阿修羅
屬下善。
六道輪迴:所謂六道輪迴,是指眾生因其所造諸業,得其相應之果報,受生於六種不同之空間,成為不同之生命型態。在六道(六趣)輪迴中,人是居於一樞紐的位置,其實輪迴思想即是基於「人」的立場上,來闡明善惡有報的理念,如來即藉此以達到勸人為善去惡的目的。不過輪迴於六道之中,即使上生天道,但終非究竟解脫,一旦福報已盡,則仍須依其業力,以決定其下一生的果報,仍脫離不了輪迴的命運。
中道:不偏於空,也不偏於有,非空非有,即空即有,不落二邊,圓融無礙,謂之中道。法相以唯識為中道,三論以八不為中道,天台以實相為中道,華嚴以法界為中道。
中道實相:諸法非空非有,即空即有,不落二邊,圓融無礙,不偏於一邊。中道即實相,實相即中道,如來不住苦樂兩邊,常行中道。一般人無不生活在喜怒哀樂之中,無時不在明暗、動靜、苦樂、禍福、得失、是非、善惡、美醜、欣厭、取捨--等兩邊中生活。都是生存在虛妄不實的夢境中,從未進入中道實相的境界,故只是凡夫俗子無法成佛。實相就是指吾人當前一念心性,實實在在的心境。實相不是作夢的境界,是智者心性的現狀。要想解脫人生的苦惱,必須超越兩邊的虛妄夢境,而安住在真善美的實相之中,所以實相是人生之最高真理,是修行者所追求的最終目標。
中道實相觀:佛法云:「修空觀斷見思惑,證一切智,成阿羅漢果。修假觀斷界外塵沙惑,得道種智,證菩薩果。修中道實相觀破無明惑,得一切種智,三智圓明,證佛果。」所以修中道實相觀,在修行的方法上,是最上乘止觀法門。《涅槃經》云:「一切眾生悉有佛性。」只要信心堅定,不高推聖境,不自處凡愚,迷即眾生、覺即菩提的道理,不起妄念、不落昏沉、不住無聊、不入無記等幻覺,了了分明,如如不動,常寂常照,行住坐臥不離當念,保持無念、無住、無相、無為的心性,即是中道實相觀。此種實相心境,即戒、即定、即慧,是一如的,能延持不斷,動靜閒忙、明暗順逆等外境來時,皆不昧此心,等到定慧功深,因緣成熟時豁破無明,即證真如法身,無明分分破,法身分分現,至無明漏盡,究竟圓滿成佛種智。
一如:一是平等無二,如是如常不變,一如也就是真如的意思。
真如:真是真實不虛,如是如常不變,合真實與如常二義,謂之真如。又真是真相,如是如此,真相如此,故名真如,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實如此之本來面目,恆常如此不變不異,不生不滅,不增不減、不垢不淨,即為無為法。亦即一切眾生的自性清淨心,亦稱佛性、法身、如來藏、實相、法界、法性、圓成實性等。
佛性:佛者覺者之意,性者不改之義,一切眾生皆有不變不改的覺悟之性,名為佛性。涅槃經說:「一切眾生悉有佛性,如來常住無有變異。」
法身:佛三身(法身、報身、應身)之一,佛的真身,以正
法為體,故名法身。
三身:法身、報身、應身。
法身:佛的真身,以正法為體,故名法身又名自性身,即常住不滅,人人本身的真性,不過我們眾生迷而不顯,佛是覺而證得了。
報身:報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,有自受用報身和他受用報身的分別,自受用報身是佛自已受用內證法樂之身,他受用報身是佛為十地菩薩說法而變現的身。
應身:應身又名應化身,或變化身,即應眾生之機緣而變現出來的佛身。
法藏:又名「佛法藏」或「如來藏」即「法性的道理」。
實相:又名佛性、真如、法界、法性、法身、真諦等,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,惟此獨實不變不壞,故名實相。
法界性:簡稱法界或法性。法界亦即法性。
法界:1.就事而言,法是諸法,界是分界,諸法的分界,
各各不同,名為法界。但是一一法名為法界,而
總該萬法,也可以稱為一法界。
2.就理而言,真如的理性,名為法界,故法界即是
諸法所依之法,又諸法皆同一性,故名法界。
事理:1.凡是因緣所生之法(有為法),都叫做「事」,離
因緣造作之法(無為法)則叫做「理」。
2.世間森羅萬象之相叫做事,真如的理體叫做理。
「有為法」:指因緣和合而生的一切理法。
「無為法」:指無因緣造作的理法,也就是無生
滅變化而寂然常住之法。
法性:諸法的本性,在有情(眾生)方面,叫做佛性,在無
情(法界)方面,即叫做法性,也就是實相、真如、法
界、涅槃的別名。
真諦:聖智所見的真實理性,離於虛妄,故云真,其理決定而不動,故云諦。凡修出世間法,及其所證的境界,皆名真諦,亦名「第一義諦」或「勝義諦」。
圓成實性:為「三性」之一。
三性:唯識宗把宇宙萬法分為三種性質,即「遍計所執性」、「依他起性」、「圓成實性」。「遍計所執性」:普遍計度一切法,然後顛倒迷執,認為或有或無者。「依他起性」:萬法皆無自性,不能單獨生起,須靠眾緣俱備,然後乃生。「圓成實性」:諸法的本體,名為「法性」,亦叫「真如」,湛然常住,遍滿十方,具有圓滿成就真實之性。其中「遍計所執性」為「妄有」、「依他起性」為「假有」、「圓成實性」為「實有」。